医学类型:开合, 反合, 牙列拥挤
矫正方法:固定矫正
治疗周期:24个月
出生时双侧完全性唇腭裂、牙槽突裂,分别于6月及3岁时行双侧唇腭裂修复术,未行牙槽突修复术。乳牙颌即呈反颌,替牙后反颌加剧,牙齿排列不齐,要求手术治疗。2012年7月颌面外科行关节强直松解术后右侧下颌升支DO,现进一步正畸治疗。
检查结果:
恒牙列,前牙反合,右侧后牙开合3-4mm,
双侧第一磨牙及尖牙均为 III类关系,
下颌中线左偏约3mm,上颌中线基本居中,
上颌牙弓轻度拥挤,上颌颌平面右高左低,下牙列中度拥挤,牙弓不对称
模型分析以后结论:
Bolton指数:总比例 91.4%;前牙比例79.5%
牙弓拥挤度:上颌 3mm;下颌 5mm
Spee曲线曲度:2.5mm
治疗方案:
1.全口直丝弓拔牙矫治(自锁托槽)
2.拔除18,28, 38, 44,48
3.排齐整平上下颌牙列,唇展上前牙
4.排齐中下颌颌垫打开咬合锁结
2013年1月刘彦普教授会诊,拆除牵张器,同期行牙齿拔除术,右侧下颌体下缘及下颌角轮廓修整术。
2013年3月 下颌颌垫,上颌自锁托槽,适度排齐唇展上颌。
2013年6月 下颌托槽,排齐整平下颌,远移43。
2013年10月 上下颌不锈钢方丝,15,16之间支抗钉,用于颌间交互牵引,纠正右侧下颌牙列舌倾,远移43;同时右侧上下颌后牙垂直牵引纠正开合与上颌颌平面倾斜。
2014年2月 上颌压膜颌垫,远移43。
初诊两年以后
前牙覆合覆盖好;上,下中线居中对正;个别后牙咬合不精密;上颌磨牙横向宽度略不足,上颌腭杠适度扩弓
治疗完成面相
正面观:面部基本对称,下颌及颏部居中,
侧面观:直面型,侧貌协调,
T M J:无明显变化。
治疗结束口内照
矫正结束后,前牙反颌纠正,上下颌牙弓对称性,匹配协调改善。上颌颌平面倾斜改善明显。双侧尖牙及左侧磨牙I类关系,右侧磨牙完全III类关系。上下中线对正居中。
矫正前后面相对比
三维对比分析治疗前后颌骨变化
术前术后的三维CT对比表明:上下颌骨对称性改善,咬合平面与下颌骨平。倾斜改善,面部对称性较好。
右上后牙及牙槽突伸长腭移,左上后牙颊移压低。
颏点前移,减少颏后缩,颏点基本居中。